請參閱「債券及存款證」之 重要風險警告。
債券是由政府、企業或其他機構發行的一種債務證券,旨在向投資者籌集資金,當你購入債券,即等同向發債機構提供貸款,並於特定期限內收取利息和於到期時取回本金,為自己帶來穩定的潛在收入。
環球市場前景難以預測,要審慎部署及做好風險管理,不妨考慮投資債券,令資產組合更多元化同時能夠平衡風險。
隨著人生階段轉變,你可以逐漸增加投資債券的比例配置,助你穩定步向財富增值之路。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由香港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綠色零售債券或銀色債券系列,其實市場上仍有很多其他債券種類以供選擇!買得起債券必定是非富則貴的專業投資者? 以下為你介紹債券特點,逐一打破債券投資入門迷思!
雖然投資債券的潛在回報不及股票高,但相對債券能為你提供穩定及可預料計的債息收入(假設債券發行人並無因財困而違約,債券持有人便可取回本金)。
高評級的債券,對於需要建立被動收入的退休人士或偏好於低風險產品的投資者而言,債券是相對穩健的投資選擇之一。
投資者直接買入債券,發行機構會說明固定利率,並於到期時償還本金,所得的利潤一般為到期日前所累積的利息; 而債券基金則是由一籃子債券組合而成,基金經理會基於投資者的目標及整體回報而決定債券種類,投資者需要支付管理費、認購費等等。兩者相似,但其實不盡相同:
直接投資單一債券 |
購入債券基金 |
|
---|---|---|
本金 | 可取回本金[1] | 不可取回本金 |
回報 | 通常以票息方式每半年 / 每年派息一次 |
不固定派息,視乎基金表現及政策 |
服務費用 | 一般而言,没有管理费及交易费等費用,但實際情況根據個別銀行費用政策而定 | 包括但不限於服務費、基金管理費、交易費 |
債券最低認購金額視乎發行人而定。有一些債券的最低認購金額為美金十萬或美金二十萬,而一些零售債券的最低認購面值為港元一萬,例如香港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
投資債券其實不只限於專業投資者,同時都適合尋求穩定被動收入的人士; 而成為專業投資者不但可選擇更多恒生銀行的投資產品,更有專業的財富管理團隊協助你達成投資目標。
票面息率 (又稱票面利率) 指債券發行時,直接印刷在債券票面上應付的利率; 而到期收益率 (又稱到期孳息率) 則代表買入債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為止的實質投資報酬率,旨在計算在不同時期買入債券的潛在收益或損失。
債券若獲得「標準普爾BBB –」或「穆迪Baa3」以上的良好債券評級,會被歸類為投資級別債劵,代表違約風險較低,投資者較大機會取回債劵本金及利息。
而沒有評級的債券代表信貸機構未有對該債券進行評級,有可能會影響投資者對債券的風險評估,但並不代表該債券的風險較高。
而事實上,有少數的跨國企業或政府都會發行沒有評級的債券,由於考慮到發債規模、獲取評級的成本、以及當中的複雜程度等因素,因而沒有申請評級。
債券價格及市場利率就如搖搖板的兩端,當一方上升時,另一方會下降,兩者呈反向關係; 而債券的評級愈高,到期收益率亦相對愈低。一般而言,債券到期日愈長,利率愈大機會變動,影響價格的時間亦愈多; 相反,短期債券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會較低。
當市場利息預期上升,債券價格或會因為債息下降影響持有債券的回報而下跌。一般而言,短期債券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會較低,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的影響亦相對較小。
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可能會隨時改變債券投資策略,一定要持有債券至到期日嗎? 可否提早賣? 雖然持有債券至到期日可享特定回報,但投資者亦有可能於到期日前賣出債券而獲取面值的差價。例如:利率於債券買入時下降,投資者有機會通過出售高於票面價值而獲利,反之亦然。
全價 = 淨價 + 應計利息
應計利息是指自上一個利息支付日至買賣結算日產生的利息收入
例子 :
買入港幣1,500元債券 + 利息港幣6.37元 = 全價港幣1,506.37元
若果投資者於1月1日買入已付息債券,債券全價=港幣1,506.37元
投資者須注意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 (包括可能會損失投資本金),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小心閱讀及明白有關銷售文件中的風險披露了解更多。